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案例 > 刑事案例 > 刑法案例 >
对一起新型银行案件定性问题的思考(2)
www.110.com 2010-07-24 15:12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多次盗窃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客观方面表现为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多次盗窃的行为,在客观要件中,认定盗窃罪是否构成有两个标准:一是数额较大,二是多次盗窃。此罪与其他侵财性犯罪的根本区别在于行为方式不同,盗窃罪是以秘密窃取的方法,将他人公私财物转移到自己控制之下而非法占有,所谓秘密窃取,是行为人采用自认为不使他人即财物所有人或保管人发觉的方法而占有他人财物。本案中,行为人用空卡或废卡将受害人的卡掉包,没有使受害人发觉而占有了真卡,符合盗窃罪的构成特征,以盗窃罪定罪论处。

  (二)犯罪形态问题。即本案中的盗窃是未遂还是既遂。

  所谓犯罪既遂是指犯罪行为已经符合刑法所规定的该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如果犯罪一旦达到既遂形态就不可能再转化为未遂等其他形态。而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犯罪未遂要具备以下三个特征:(1)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施犯罪;(2)犯罪未完成而停止下来;(3)犯罪停止在未完成形态是犯罪分子自身意志以外的原因所造成的。

  就本案来看,行为人已经开始利用所制造的条件和工具,实施了可以直接导致犯罪后果的换卡行为,但犯罪最终有没有得逞我认为应当具体分析。根据刑法有关理论,目前在盗窃罪的既遂未遂界定上有接触说、转移说、隐匿说、失控说、控制说,失控加控制说等观点,最具代表性并为大家所接受的是控制说,其认为是否得逞应以行为人是否已获得对被盗财物的实际控制为标准,行为人实际控制了财物即为既遂。这种观点是学界的通说,也符合我国刑法关于犯罪既遂的一般认定。实践中,由于案件类型的不同,判断“实际控制” 极为棘手,一般而言,犯罪分子将财物盗离受害人的控制范围,就标志着其已经控制并占有了该财物,构成既遂。“实际控制”有两层含义:一方面行为人已经占有了该财产,另一方面该财物已经脱离了受害人的控制范围。控制范围一般包括发案现场以及犯罪被即时发现后的逃跑现场。在本案中,行为人是否已经实际控制了受害人的财物呢?从案件过程来看,行为人已经实际占有了受害人的银行卡,并获知了该卡的密码,其实际上已经占有了该财产。因为银行卡一般都是不记名,“认卡不认人”,持有人只要占有了卡和密码,就可以对其所记载的货币自由处置,这也表明了其已经获得该财产的所有权。但是否财物已经脱离受害人的控制范围呢?实践中,对财物的控制范围往往根据被盗财物的性质、体积、重量等来确定,如对一些体积较大的物品只有转移出原物的有效控制之外,方为脱离控制范围,但对一些体积较小的物品如货币,一般只要窃离原处、到手即为既遂。所以本案行为人的盗窃行为已经达到既遂。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只要行为人对财物实际控制即为既遂,至于控制时间的长短并不影响既遂与未遂的界定。如本案的嫌疑人盗卡后刚取现时就被发现,对其仍应认定为既遂。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6 - 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京icp备0605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