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债权债务 > 商帐管理 > 资产调查 >
湘潭十人鲸吞亿元国有资产调查
www.110.com 2010-07-23 15:10

  仅仅10个人,就可以无视近千名企业职工的权益——像变戏法似的将上亿元国有资产尽收囊中,在这些善良的员工看来,这部蛇吞象的闹剧幕后一定还有主使

  文 本刊记者 马丽 阮加文 *廖崇道

  作为湘潭国有企业原湘乡化工厂的退休、离职干部,宋绍怡、许克成没想到《国资委主任》的真实版正在他们身边上演:湘乡化工厂的十名高管,利用湘乡化工厂破产的机会,通过一系列暗箱操作将巨额国有资产据为己有。如果以1997年国家的统计资料为依据,这份国有资产近1.4亿元,如果以2007年四川开元集团收购湘乡化工厂变体——“湘潭碱业有限公司”的价格为依据,这份国有资产是9400万元。伴随着国有资产流失,湘乡化工厂近千名职工的股权和善良正遭受着践踏。

  《法人》杂志记者经过深入湘潭的实地调查,不但透析了事件的真相,更靠近了事件背后为维护国有资产和自身权益锲而不舍的一群人。

  “脱壳经营”下消失的国资

  湘乡化工厂(下称“湘化”)是湘潭市预算内国有企业,主管单位是湘潭市化工局。由于历史原因,1997年的湘化负债近2个亿,资产负债率高达154%。为了维系企业和数千名职工的生计,湘化走上了破产重组之路。

  但是湘化没有走一般的破产路径,而是选择了逃避债务的“脱壳经营”:停止以湘化名义的经营,让其进入破产程序,另行注册新的公司,全面接管湘化的经营业务,但不接管湘化的债务。正是这个“脱壳经营”之术为后来的侵吞国有资产埋下了隐患。

  1997年8月,湘化以其劳动服务公司和工会的名义分别出资40万元和15万元,共计55万元注册成立了湘潭碱业有限公司(下称“湘碱”),当时是湘化劳动服务公司以办公大楼30万元的资产和雕画玻璃工艺厂10万元的资产,湘化工会以实物10万元和现金5万元的资产出资。湘化劳动服务公司经理宋绍怡担任了湘碱的法定代表人兼董事长,但是一个月后的9月7日,宋绍怡将董事长职位转给年轻的王礼平,王礼平一直担任董事长职位直到2007年湘碱被四川开元收购。

  湘碱带着国有资产55万元经营湘化,但是真正的启动资金却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从湘化现有资产中拨过来的1275万元,它是以买断850名职工国有企业身份的形式,人均15000元计算得出;二是这850名员工根据公司制定的集资入股方案,分别投资1000元到11000元不等的股金共计163万元。

  湘碱的会计报表、当地一家会计师事务所2001年对湘碱出具的审计报告以及湘碱向入股员工签发的《股权证》证实了上述事实。需要指出的是,这1275万并没有真正量化到职工头上,而是以湘化的应收货款、库存的产品、原材料和生产系统内的在制品等合计1275万的流动资产投入湘碱,因此,理论上湘碱1330万元的资产(1275万+55万)都属于国家所有。

  宋绍怡告诉《法人》记者,甩掉债务的湘碱从1999年开始盈利,截至2004年湘碱净利润3423万元,但是这些净利润几乎没有国家和职工的份,而是巧妙进入湘潭十人的腰包。

  2002年国企改革出现了MBO(管理者收购)的风潮,湘碱很自然的加入了这一行列,以王礼平为首的十人经过三次精心运作,实现了将国有资产据为己有的目的。

  第一步,2002年3月20日,将55万元的原始注册资本变更登记,改为王礼平、唐开石、章汉奇、唐毅、刘大军、丁映辉、彭建强、赵紫薇、陈小罗、肖韶来等十位自然人的现金55万元,其中王礼平出资29万元;

  第二步,2003年5月20日,将湘碱注册资本增至1275万元,仍按比例划至了王礼平、唐开石等十人名下,其中王礼平出资357万元;

  第三步,2005年4月26日,将湘碱注册资本再次增至4700万元。通过一份股权结构设计方案将股东由原来的十人扩充至49人,但是原来十人的财产均以几何方式增长,以王礼平为例,1997年作为董事长的王礼平仅仅投资了11000元,2005年则暴涨至2642.26万元。

  在湘碱成立、运营和盈利的同时,湘化这个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企业,一直辗转在北京和湖南、湘潭省市两级,争取在破产企业的笼子里排上队,直到2004年12月才正式破产。

  湘乡破产后,湘碱以3000万的低价拍下了其无偿使用达七年的湘化的机器设备和装置、380亩土地的生产经营场所等固定资产。

  同时,政府对包括湘碱850名职工在内的全部湘化1300名员工进行了国企职工身份买断,人均按2万元计算,总体费用基本上相当于湘碱拍下湘化固定资产的3000万,这再次证明了1275万不是对850名职工国企身份的买断,如果是对850名国企职工身份的买断,政府没必要在正式破产时对这部分人进行二次买断。

  “将湘化的流动资产剥离出来放到外边,让它运作几年,用其产生的利润把湘化的固定资产买下来;也可以说是用其产生的利润把全厂职工国企身份买断,然后湘化的固定资产拱手送人。”一位了解内幕的人士总结了王礼平等人运作的奥妙。

  是真实出资还是谎言?

  根据2002年3月20日的湘碱《股东会议纪要》,55万元原始注册资本之所以变更到王礼平、唐开石等十人名下,是因为“由湘乡劳动服务公司出资40万、湘乡化工厂工会出资15万并未到位,而公司运作实际资本是授权委托的出资人王礼平、唐开石、章汉奇、唐毅、刘大军、丁映辉、彭建强、赵紫薇、陈小罗、肖韶来等十位自然人的现金55万元。”

  同样,根据2003年5月16日的《股东会议纪要》,公司注册资本由55万元变更为1275万元,是由王礼平等原十位出资人在原出资额基础上按比例追加的投资,其中“王礼平股东原出资29万元,增加股资328万元,共计出资357万元,占资本总额的28.0%;唐开石股东原出资2.6万元,增加股资125.4万元,共计出资128万元,占资本总额的10.0%……”

  这两份股东会议纪要透露出一个信息:55万和1275万元的国有资产都是王礼平等十人的个人出资。果真如此,王礼平们就不存在侵吞国有资产的嫌疑。

  宋绍怡认为这是他们迷惑外界的障眼法,他告诉《法人》记者,王礼平在2005年6月湘潭中院的法庭上(宋绍怡等41名职工股东提起的股权之诉,下文会有论述)亲口承认,其出资的29万来自于湘碱。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财务人员在看过湘碱的财务报表和工商变更登记资料后表示, 1275万元的出资也存在很大问题。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推荐文章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6 - 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京icp备0605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