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法律百科
我的位置:110网首页 >> 资料库 >> 论文 >> 刑法学 >> 查看资料

关于陷害教唆的几个问题

发布日期:2011-06-09    文章来源:互联网
〔摘要〕陷害教唆在本质上具有与纯粹教唆犯相当的可谴责性和可罚性,其客观行为与主观罪过都与纯粹教唆犯基本等质,因此,应以教唆犯罪来解决陷害教唆的刑事责任问题,适用与教唆犯相同的处罚原则。

  〔关键词〕共同犯罪;胁从犯;教唆犯;陷害教唆;刑事责任
   
   以教唆犯的主观目的为依据对教唆犯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纯粹教唆犯与陷害教唆犯两类。所谓纯粹教唆犯,是指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纯粹是为了实现所教唆的犯罪。例如,某甲仇恨某丙,于是教唆某乙杀某丙,结果某乙将某丙杀害。可见教唆犯某甲教唆某乙犯罪,纯粹是为了“报仇杀人”,实现其杀害某丙的目的。生活中,大量的教唆犯罪都是纯粹教唆犯。只有少量的教唆犯不是纯粹教唆犯,而是陷害教唆犯。

  关于陷害教唆,本文主要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一、陷害教唆的称谓

  陷害教唆的原名是agentprovocateur(法语)或者lockspizel(德浯);但在我国,陷害教唆还有各种称谓,如陷阱教唆、假象教唆、未遂教唆、未遂之教唆等。其中,“未遂教唆”不确切,理由:一是容易与“未遂犯的教唆”相混淆;二是不符合实际情况,因为在陷害教唆的情况下,被教唆的罪是否“未遂”并不是关键的问题,更何况还有可能出现既遂的情况。“假象教唆”也不确切,因为,虽然从教唆犯的根本目的是陷害被教唆人,所以这种教唆有点类似“假象”的东西;但教唆犯实实在在就是在教唆,行为人就构成教唆犯。因此,相对来说,陷害教唆、陷阱教唆比较贴切。我采用陷害教唆的称谓。

  二、陷害教唆的含义

  日本学界流行的定义。日本学者认为,未遂的教唆,是指教唆者一开始就以使被教唆者的实行行为以未遂而告终的意思进行教唆的情况。〔1〕某甲将没有装入子弹的手枪交给某乙,教唆某乙用该枪杀死某丙,某乙因某甲的教唆而开枪杀某丙,但未能既遂。〔2〕

  我国台湾学者的定义。张灏认为,所谓未遂教唆者,即教唆犯预见被教唆人,依其教唆而实行时,不可能发生犯罪之结果也。例如,诱使他人犯罪,俟其着手实行之际,即通知警察予以逮捕,因此使被教唆人之行为,在尚未达于既遂之前,即被阻止矣。〔3〕陈子平认为,所谓的未遂教唆,是指教唆人自始意图使被教唆人之犯罪终于未遂之阶段而为教唆之情况而言。〔4〕

  我国大陆学者的定义。有的学者认为,教唆者以预期中不会实现终了的行为实施教唆的场合,称为陷害教唆。〔5〕有的学者认为,陷害教唆是指出于陷害他人的目的教唆他人犯罪,再乘被教唆人实行犯罪之际,报告警察将其抓获的行为。〔6〕

  我认为,就陷害教峻的定义而言,应强调这样几层意思:一是它是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二是它是出于陷害他人的动机和目的;三是在主观上具有使被教唆人的实行行为以未遂而告终的意思。后两种要素是主观上的问题,也是陷害教唆区别于其他一般教唆的主要内容。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可将陷害教唆的定义表述为:陷害教唆,是指教唆人出于陷害他人的动机,以使他人的实行行为以未遂而告终的意思,而教唆他人犯罪的情形。

  三、关于陷害教唆中教唆犯的刑事责任问题

  1。国外对陷害教唆中教唆犯的刑事责任问题的主张

  从国外刑事立法和理论争鸣的情况看,对陷害教唆中教唆犯的刑事责任问题主要有肯定说与否定说两种不同的主张。肯定说之所以肯定陷害教唆行为的可罚性,一般是从基于客观主义立场的犯罪共同说与共犯从属性说出发,认为既然实行犯作未遂犯处罚,那么作为共犯的教唆犯即应从属于实行犯予以处罚。当然,如果被教唆者未依教唆而产生犯罪决意,或者虽接受教唆但未实施行为,此时被教唆者不构成犯罪,故教唆者依从属性而不成立犯罪。德国学者迈耶耶、日本学者小野清一郎、团滕重光等均持肯定说。〔7〕如团滕重光认为,未遂的教唆,例如,警察事先以逮捕的目的教唆他人犯罪,经他人开始实行后逮捕他人的情形,从共犯从属性说出发,由于教唆行为不是基本构成要件行为,因此,教唆的意思也不是有关基本构成要件的故意,只要有使被教唆人产生实行犯罪的决意的意思就够了,使他人以未遂告终的教唆,并不缺乏这种意思,故应认定为教唆,具有可罚性。同时,依主观主义的共犯独立性说,也能得出陷害教唆具有可罚性的结论。如我国台湾学者蔡墩铭、韩忠谟、张灏等也主张肯定说,但在解释论上却是以“教唆犯显系采共犯独立性说”为前提的,〔8〕而不是以共犯从属性说为出发点。如张灏认为:“陷害教唆,即系诱人犯罪为目的,其行为显具有恶性,并且刑法对于教唆犯之所以采独立处罚主义,即因其教唆行为本身具有反社会性,基此,不论被教唆人,有无实行教唆之犯罪行为,均不影响教唆犯之成立。故陷害教唆在此一理论之下,自应对其诱使他人犯罪之行为,免其教唆之刑责。”〔9〕

  否定说,一般是从基于主观主义立场的行为共同说与共犯独立性说出发,认为犯罪行为的认识因素当然包括对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的发生有所认识,而陷害教唆者是在认识到不发生预期的危害结果的情况下实施教唆行为的,应当说教唆者没有故意,不成立教唆犯。如德国学者李斯特以及日本学者木村龟二等均持否定说。〔10〕

  与理论界学术争鸣相对应,各国立法与实践对陷害教唆的处理方式也各有不同,有的持肯定态度,有的持否定态度,有的不作明确规定而犹豫观望。但总的来说,除德国在判例上否定陷害教唆的犯罪性与可罚性之外,尚无其他国家明确规定陷害教唆不可罚,而且,部分国家刑法明确规定了陷害教唆的刑事责任问题。〔11〕例如,1950年希腊刑法第46条第2项规定:“以在未遂或预备状态逮捕犯人为目的,故意使人实施不能完成之犯罪者,按正犯之刑减轻至二分之一。”1932年波兰刑法第30条规定:“(第1项)教唆犯及从犯预防其行为之犯罪结果者,不负刑事责任。(第2项)教唆犯、从犯曾力图防止行为之犯罪结果者,法院得减轻其刑。(第3项)第1项及第2项之规定于意图对他人提起刑事诉讼而煽动其犯罪者,不适用之。”再如,美国刑法典在总则第五章“未完成的犯罪”中,分别在第5-1条(未遂罪)和第5-2条(教唆罪)规定了追究包括陷害教唆行为在内的“未完成的犯罪”的刑事责任的内容:“教唆不知情者实行该当于犯罪成立要件之行为”,得作未遂罪处理;“教唆犯之定义。以促进或助成实质犯罪之实行为目的,对他人命令、鼓吹或要求为构成犯罪或其未遂罪或该当于此等罪之共犯之特定行为为犯该罪之教唆犯。”〔12〕

  2。中国法学界对陷害教唆中教唆犯的刑事责任问题的讨论

  我国法学界对陷害教唆问题尚无深入研究,但已经有所涉及和思考。在陷害教唆行为的刑事责任问题上,大致有以下几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陷害教唆者不应成立教唆犯,而应构成诬告陷害罪。理由是:其一,陷害教唆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必须予以刑法惩罚。其二,在陷害教唆的场合,教唆人与被教唆人之间并不存在共同故意和共同行为。教唆行为只是作为陷害手段使用,教唆人的故意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唆故意,而是陷害他人的故意。其三,在陷害教唆的场合,被教唆人的犯罪未得逞之时,就是教唆人陷害他人的目的得逞之时,对教唆人不能按犯罪未遂处理。其四,以制造犯罪事实为手段来陷害他人是诬告陷害的一种方法,其犯罪情节比捏造犯罪事实的诬告陷害更为严重。〔13〕

  第二种意见认为,对陷害教唆者不应以犯罪论处。理由是:陷害教唆在刑法总则中没有规定,但它与刑法分则第243条规定的诬告陷害有类似之处,即行为人都有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目的;不过二者并不相同,因为他们采取的手段不同,一个是教唆他人犯罪,一个是捏造犯罪事实,故对陷害教唆行为不能直接按诬告陷害罪定罪处罚。从共同犯罪的角度分析,我国刑法中的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主观上要求要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客观上要求有共同的犯罪行为。而在陷害教唆的场合,教唆者实际上有浅层和深层两层故意。从表面上看,教唆者是要他人实施某种犯罪行为,即二者有共同的犯罪故意;而从最终目的上来看,教唆者是要通过此种手段达到让司法机关追究被教唆者刑事责任的目的,在此意义上,二者又没有共同的故意了。至于共同的犯罪行为,显然二者并不存在。所以在陷害教唆的场合,以单独论罪为宜。但在我国现行刑法已经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而分则条文又未明确规定此种犯罪的情况下,只能不以犯罪论处,而作其他处理。〔14〕

  第三种意见认为,对陷害教唆者应按教唆犯的未遂予以处理。论者认为,我国刑法未明确规定陷害教唆,但就立法精神理解,在该问题上可以说采取了主观论的肯定观点:被教唆者未接受陷害教唆,依照刑法第29条第2款属于“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情形,对教唆者按教唆犯的未遂犯处理;如果被教唆者接受陷害教唆,构成犯罪未遂,则教唆者与之构成共犯,依据刑法第29条第1款和刑法第23条规定,仍按教唆犯的未遂犯处理。〔15〕

  3。笔者对陷害教唆中教唆犯的刑事责任问题的看法

  (1)陷害教唆不同于诬告陷害与报复陷害。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所谓诬告陷害,是指捏造犯罪事实,向司法机关或者有关单位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所谓报复陷害,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行为。〔16〕而在陷害教唆的场合,行为人并没有捏造犯罪事实,所针对的陷害人也不限于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而恰恰告发的是真实的犯罪事实,这与诬告陷害、报复陷害显然具有本质的不同。因此,主张以诬告陷害来代替对陷害教唆的处理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2)陷害教唆具有极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也反映了行为人严重的人身危险性,应该予以犯罪化。在客观上的危害性表现在,陷害教唆行为人为达到个人目的,先制造刑事犯罪分子,后又报告有关机关去抓获,从而已经使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了法益。其在主观上的恶性表现在,陷害教唆行为人出于卑劣的动机,明知自己的陷害教唆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具有犯罪故意。陷害教唆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表现在,一方面他具有再次实施陷害教唆的可能,另一方面还会有潜在的陷害教唆行为人实施陷害教唆行为的可能。〔17〕因此,从陷害教唆行为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及其行为人所具有的严重的人身危险性等方面来看,应对陷害教唆行为予以犯罪化。

  (3)陷害教唆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内容问题。有人认为,陷害教唆行为人在主观上只是希望被教唆人被追究刑事责任,而不是、也不至于使被教唆人的犯罪行为真正进行到底,一句话,教唆人并不希望被教唆人的犯罪行为产生犯罪结果。我认为,这种看法不符合实际,也不全面。因为,一是被教唆人的犯罪行为到底能够进行到何种程度,并不完全取决于教唆人的主观愿望,它还要受许多主观、客观因素的制约,更何况被教唆人的犯罪行为总是在不同程度上对社会造成了危害;二是被教唆人的主观动机是卑劣的,意在陷害他人并危害社会;三是教唆人的直接故意是被教唆人能够实施所教唆的犯罪行为,具有应受谴责性和可罚性。

  (4)通过全面考察陷害教唆的社会危害性和主观罪过,可以看出,陷害教唆在本质上具有与纯粹教唆犯相当的可谴责性和可罚性,其客观行为与主观罪过都与纯粹教唆犯基本等质,因此,应以教唆犯理论来解决陷害教唆的刑事责任问题,适用与教唆犯相同的处罚原则:在被教唆人接受教唆并实施所教唆的犯罪的场合,按共同犯罪处理;在被教唆人没有接受教唆或者没有实施所教唆的犯罪的场合,按非共犯教唆犯来处理。
   
   参考文献:

  〔1〕[日]早稻田司法考试研究室.刑法总论[M].早稻田经营出版社,1990.

  〔2〕张明楷.未遂犯论〔M〕.法律出版社,1997.207.

  〔3〕〔8〕〔9〕张灏.中国刑法理论及实用〔M〕.台湾:三民书局印行.288,208,228.

  〔4〕陈子平.论未遂教唆之可罚性〔J〕.台湾:东吴大学法律学报,8卷,(1).

  〔5〕〔7〕〔15〕贾宇.教唆犯理论的初步比较研究〔J〕.河北法学,1991,(2).

  〔6〕〔10〕〔11〕〔14〕李富友.陷害教唆与警察圈套〔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88,(4).

  〔12〕萧榕主编.世界著名法典选编(刑法卷)〔M〕.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52.

  〔13〕张晓辉.论教唆犯〔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9.377.

  〔16〕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下编》〔M〕.法制出版社,1999.846.

  〔17〕余向阳等.陷害教唆理论初探〔J〕.河北法学,1999,(6).
   

  《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6期

魏东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发布咨询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推荐律师
吴健弘律师
浙江杭州
陈皓元律师
福建厦门
陆腾达律师
重庆江北
马云秀律师
广东深圳
罗雨晴律师
湖南长沙
王远洋律师
湖北襄阳
朱建宇律师
山东菏泽
王高强律师
安徽合肥
徐荣康律师
上海长宁区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7975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