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法律百科
我的位置:110网首页 >> 资料库 >> 案例分析 >> 刑事类案例 >> 其他刑事案例 >> 查看资料

为行凶者指认被害对象是否构成共犯

发布日期:2008-07-09    文章来源: 互联网
    基本案情:

    2003年7月16日,李某与张某酒后见县政府招待所内有一辆摩托车。李某为逞强,将该车砸坏。保安王某见状,上前制止,三人发生打斗。期间,张某趁王某不备,朝其打了一拳。李某越打越气,从路边小吃店拿起菜刀将王某砍成重伤。

    分歧意见:

    对张某的定性存在三种分歧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张某与李某在公共场所肆意挑衅、进行骚扰和破坏。无故砸毁他人摩托车,并且殴打前来制止的保安人员,构成了寻衅滋事罪(共犯)。

    第二种意见认为:张某没有参与砸摩托车,不构成寻衅滋事罪。在与保安王某发生争执时,张某虽然打了王某一拳,但这一拳不是致王某重伤的原因,所以不构成故意伤害罪。

    第三种意见认为:张某为李某作案提供了协助,构成了故意伤害罪(共犯)。

    评析:

    笔者同意第三种意见。理由如下:

    寻衅滋事与故意伤害的区别主要是动机不同。前者往往是无端寻衅,打人取乐、发泄或者显示威风,因此侵害的对象往往是不特定的人;而后者往往是产生于一定的事由或恩怨,因此对象一般是特定事情的关系人。本案中,李某举刀砍王某并不是“事出无因”。因此,应以故意伤害罪论处。张某只打了王某一拳,而王某的重伤系刀伤所致,显然,张某的行为不是致王某重伤的原因,但张某听从李某的吩咐看管王某,并在李某行凶前对王某进行指认,为李某作案提供了协助。张某明知李某会对王某构成伤害,仍然为其指认;另他的指认使李某明确了被害人的方向,最终致王某重伤,侵犯的客体是王某的身体健康权力;客观方面表现为帮助指认的行为。所以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共犯)。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发布咨询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推荐律师
李波律师
广西柳州
徐荣康律师
上海长宁区
马云秀律师
广东深圳
陈宇律师
福建福州
罗雨晴律师
湖南长沙
陈皓元律师
福建厦门
王高强律师
安徽合肥
陈铠楷律师
四川成都
李德力律师
福建莆田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5186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