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学论文 >
经济与社会(6)(3)
www.110.com 2010-07-24 13:00



  2.或者在自主的经济之间存在着劳动效益的分配。这种分配可能是:

  a)在他治的、然而是自主的、以一种协议的或强加的制度为取向的个体经济之间的劳动效益的专门化或者分类化。这种制度在实质上又可能是:

  1.以一种占统治地位的经济的需求为取向,即或者:

  1)以一个领主的家庭预算的需求(古希腊家族的劳动效益分配为取向),或者

  2)以地主的赢利经济为取向;

  2.以一个生产合作社团体成员的需求为取向(团体经济的劳动效益分配),即从经济上看,或者

  1)以家庭的预算为取向,或者

  2)以赢利经济为取向。

  在所有这些情况下,团体的方式可以是各种各样的:

  I仅仅是(实质上)经济调节性质的,或者

  II同时是经济团体,-除了这一切之外,还有

  b)在实质上仅仅以利害关系,而形式上仅仅以一个维持秩序的团体的制度(第二章第(5)节d)为取向的自主的和自治的各种经济之间,还存在着流通经济的劳动效益的专门化。

  1.说明情I的类型,即仅仅调节经济的团体,具有2(合作社团体)和1)(家族预算)的性质:印度的乡村手工业(企业);说明情况II,即经济团体,具有1(地主的家庭预算)性质:把王公的或者领主的或者农奴主的家庭预算的需求(或者:王公诸侯在政治上的需求)摊派给臣民、佃农、隶农或者奴隶,或者农村雇农,或者要缴纳社区捐赋(见下文)的农村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这原本在全世界都存在过。在情况1中的缴纳手工劳动效益,仅仅是经济调节性质的(1),例如往往是根据领主的司法权提供的手工劳务,和在情况2中,根据城市的司法权所提供的手工业劳务,也是经济调节性质的(只要它们正如经常发生的那样,不是追随物质的,而仅仅是追随财政的目的)。以赢利经济为取向的[情况a),1,2],:家庭工业的劳动效益分派给各个家庭。

  情况II中的a),2,2)类型,是在某些很古老的小工业中强加的劳动效益专门化的种种例子。在索林根的冶金工业中,原来存在着生产合作社协议的劳动效益专门化,只是到了后来才具有领主的[经销]性质。

  对于情况a),2)2)1(仅仅调节的团体)来说,所有流通领域的“农村”或“城市经济的”制度,只要它们在实质上干预货物生产的方式,就是一些类型。

  情况2),b)就是现代流通经济。

  还必须作如下的详细补充:

  2.情况a),2),1)I里的团体制度,是按特别的方式以预算经济为取向的,通过它们是以各个成员所预见的需求为取向,而不是以(乡村)团体的预算目的为取向的。这种取向的分类化的奉献义务应该叫做手工业品的实物捐赋,这种方式的需求预防措施应该叫做手工业品的需求满足。这里所涉及的总是团体对劳动分配和-可能是-劳动结合的调节。

  如果相反,(在2,a),II的情况下)团体本身(不管是领主的,还是生产合作社的)拥有自己的经济,为此劳动效益又进行专门化的摊派,就不应该使用这个名称,徭役领主、地主和其他大家族的专门化的或分类化的实物缴纳制度,构成这些情况的典型。不过也包括由王公们、政治的和社区的或者其他主要以对外经济为取向的团体,为领主或者团体的预算所摊派的交纳义务。这种质上分类化的、按制度规定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的徭役和缴纳义务,如果大家庭的预算作为接受者个人,就应该叫做家族的实物捐赋,如果团体的预算作为接受者,应该叫做团体的实物捐赋,以这种方式供应经济团体预算的原则,应该叫做社区捐赋的需求满足。这种方式的需求满足曾经起过极为重要的历史作用,以后还要多次谈到这种作用。在政治团体里,它代表着现代的“财政”位置,在经济团体里,它意味着大的预算的“非集中化”,因为它把预算的需求分摊给农民和庄园的手工业者以及形形色色赋役的承担者,他们不再保持和利用共同预算,而是进行自己的预算,然而,对团体预算承担缴纳义务,缴付徭役和实物租息、只要他们依附于这个团体。罗特贝图斯首先把“家族”这个术语用于古代的大家族预算之中,这个概念的特征是通过家族成员或者依附家族的劳动力,保障需求满足的-原则上-自给自足,实际的生产手段毫无交换地供他们使用。事实上,古代(尤其是埃及的“新王国”时期)的地主、特别是王公大家庭,是把大家庭预算的获得分摊给依附的赋役义务人(徭役和捐赋的义务人),这类家族在极为不同的程度上接近这种类型(纯粹的类型罕见)。同样的现象有时也在中国和印度发生,在较小规模上也发生在我们的中世纪,从卡洛林王朝的庄园法规开始:大家族往往不乏对外交换,但是具有家庭预算式的交换性质。同样地,也往往不乏货币分派,但对需求的满足仅起将要作用,并且受到传统的束缚。-担负社区捐赋的经济也往往不乏对外交换。然而,起决定作用的是,根据重点,需求的满足是通过作为摊派捐赋的偿付而交出的实物来实现的:实物津贴和土地俸禄。当然,其种种过渡形式是模糊的。但是,这里所涉及的总是在劳动分配与结合的方式上团体经济对劳动效益取向的一种调节。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6 - 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京icp备0605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