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法 > 民法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传统经济理论面对环境恶化时的反省(3)
www.110.com 2010-07-10 11:28



  二是经济发展优先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类使用的资源是无限的,人类的生活环境日益好转;环境的恶化只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暂时现象;粮食在未来将不成其为问题;人口将在未来达到平衡。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朱利安。林肯。西蒙在其1981年发表的《最后的资源》一书中论述到:“历史表明,在工业化初期,污染状况一度严重。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富裕程度和支付能力的提高,人们对清洁环境的要求相应提高,污染状况不断改善。用期望寿命表示的污染程度在迅速下降,人口增长有利于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才是解决污染的根本出路。”①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都必须把经济发展放在优先地位。这一理论,无论在过去和现在,都有一定的市场。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在过去的几百年间实际上也是走的这种经济优先的道路,并带来了环境严重污染和破坏的后果,有的发展中国家目前实际上接受了这种理论,并正在采用这种发展模式。

  三是可持续发展。它是针对环境优先论和经济发展优先论都难以为世人所完全接受而提出的一种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人类有能力使发展持续下去,也能够保证在满足当前需要的同时而不危及下一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目前的技术状况和环境与资源虽然对持续发展具有抑制作用,但是人类能够通过对技术和社会组织的管理和改善,开辟通向经济发展新时代的道路。因此,无论是为了保护环境而使经济实现“零增长”或“负增长”,还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高速增长,都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发展道路不是要停止经济发展,而是要确保经济增长绝对建立在其生态基础之上,并确保其生态基础受到保护和发展,以使其可以支持长期的增长。这一理论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并成为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各项文件的指导思想。现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传统发展模式的局限性,转而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含义是,既不要求为了保护环境而停止经济发展,也不允许为了发展经济而牺牲环境,而是要使二者并行不悖,共同发展,相互促进。按照这一原则,经济发展应当是对环境无害或少害的发展,环境保护应当是能够保证、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保护。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对经济发展优先论的摒弃,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认可,是人类经济发展观念和环境价值观念的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转变。其标志是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所发出的《斯得哥尔摩宣言》。这个宣言第一次呼吁全人类要对自身的生存环境进行保护和改善,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同时,它还要求人们与自然进行有效的合作,把保护环境同和平与发展统一起来,作为人类的共同目标去实现。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建立在对自然环境与人类关系的科学认识基础之上的,它认为地球资源和环境容量都是有限的。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它的价值取向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这种尊重自然和自然规律的思想下,要求人类转变环境观念,转变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由人类中心主义转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由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转换到人与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保证人和社会发展的持续性。

  实际上,人类逐步确立可持续发展原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商品经济的初级阶段,即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人类文明进化到了高一级层次,人格平等、自由等得到普遍尊重,人本主义和人权思想盛行,与之相对应的是经济上的平等。在自由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人类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物质的享乐作为追求的目标和幸福的标准。在商品经济的高级阶段,人类文明达到了更高的水平,高度的社会化、现代化所带来的诸多问题使个人本位思想向社会本位思想转换。在经济方面,从自由放任开始转向注重国家的宏观调控,不仅注重个体利益,而且开始考虑公共利益;不仅注重效率,而且也力求公平;不仅注重单纯的经济发展,而且也积极探索发展与环境的协调,这已成为普遍的思潮和共识。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6 - 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京icp备0605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