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编制2006年预算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5-12-27 生效日期: 2005-12-27
发布部门: 南宁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南府发[2005]140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公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广西壮族自治区预算监督条例》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编制2006年预算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编制2006年预算问题通知如下: 
  一、2006年财政经济形势和编制2006年预算的指导思想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我市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由于国家采取一系列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使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有效抑制,我市经济发展将面临较好的国内经济环境;随着"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我市在区域合作的地位日益突出,2006年我市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006年财政收支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但减收增支政策较多,财政收支矛盾仍相当突出。从财政收入情况来看,宏观调控政策对投资的抑制作用将进一步显现,实施西部大开发、工业化和城镇化及促进就业再就业等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提高等将影响财政收入的增长。从财政支出来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支持再就业,进一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确保农业、科技、教育等法定支出增长,加大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力度,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等,都需要财政预算增加安排支出。 
  根据对2006年财政经济形势的判断,编制2006年预算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自治区党委八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和市委九届十一次、十二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面落实"五个统筹";努力做大做强支柱财源,严格控制税收减免,依法加强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不断壮大财政实力;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农业、科技、教育等法定支出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支出的需要,严格控制其他一般性支出增长,整合专项支出,集中财力办大事;深入推进各项财政改革,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加强财政管理,健全财政监督,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二、2006年财政收入安排及政策要点 
  (一)财政收入在2005年较高增幅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稳健增长。 
  (二)财政收入的增幅略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幅,不断提高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三)做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准备工作,推进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做好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实施工作,做好调整和完善资源税的准备工作。 
  (四)巩固出口退税机制改革成果,按照完善后的出口退税负担机制,安排好出口退税预算,保证及时足额支付。 
  (五)严格控制税收优惠政策。抓紧清理到期的税收优惠政策,任何地方和部门不得越权减免税收,不得擅自出台减免税和先征后返等税收优惠政策,已经出台的要立即纠正,凡不纠正的要严肃查处。进一步强化税收征管,努力提高财政收入质量。 
  (六)加强对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进一步完善非税收入管理的相关政策和制度。 
  (七)规范和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统计报告制度。 
  三、2006年财政支出安排及政策要点 
  (一)保证工资的正常发放,确保国家政权机关的正常运转。 
  (二)继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完善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的"三补贴"政策;继续落实和完善对产粮大县奖励政策;支持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三)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认真落实和进一步完善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财税政策。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按时足额发放。 
  (四)保证教育、科学等法定支出增长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大力支持发展义务教育,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逐步增加财政投入,建立责任明确的经费长效保障机制。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强化财政科技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继续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范围,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切实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逐步建立农村公共卫生体系;支持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进一步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大力支持抗灾救灾。 
  (六)加大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政策力度,继续完善市对下财政体制,提高基层政权运转保障程度。 
  (七)积极支持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和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相关工作。改革现行公务员职级工资制度,建立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认真开展清理规范津贴补贴工作,遏制津贴补贴发放混乱的现象。适应事业单位改革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要求,适时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八)保证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其它各项重点支出的需要。 
  (九)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财政支出。在保证重点支出需要的同时,大力压缩会议费、招待费、差旅费、出国考察培训经费和其他一般性支出,严禁搞各种形式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十)努力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对财政债务包袱重的地方,要适当安排资金消化历年欠账,并建立政府偿债准备金。 
  四、进一步做好2006年预算的编报工作 
  2006年市本级预算编制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进一步完善对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的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基础信息数据库和专项项目库,加强对部门预算结余资金的管理,稳步推进项目支出预算绩效考评工作。二是改进和完善市本级部门预算报送内容和形式,进一步扩大市本级报送人大审议部门预算的范围。三是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深化改革的预算单位级次,逐步将所有财政性资金纳入改革范围。四是继续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不断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 
  各县(区)财政预算编制工作要在2005年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部门预算改革,改进和完善管理办法,继续扩大实行部门预算的范围;加大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力度,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和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大力推进政府采购工作的开展。 
  各县(区)接到本通知后,应立即按照要求抓紧编制2006年预算,预算(草案)经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审核后,应于2005年12月30日前正式报市财政局审核汇总;各县(区)应将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预算草案在通过后即报市财政局。 
 
 
二〇〇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1716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