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司并购 > 公司并购动态 >
【跨国并购】专家为民企跨国并购担心
www.110.com 2010-08-06 10:24

  为民企跨国并购担心

  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率先进入经济混乱和衰退,资产大幅缩水跌价,引发了国内舆论对“海外抄底”的热烈讨论,海外并购成为抄底的最快捷工具受到各界瞩目。据统计,2009年1~10月份,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总金额已经达到424.17亿美元,占全球跨国并购市场份额超过8%。据中金公司统计,10亿美元以上的大型海外并购增长迅速,并购方向以资源为主,并向金融、汽车等领域延伸。

  尽管在海外投资中,国有企业始终是主力军,但金融危机之后,民营企业的并购活动明显变得更为活跃和进取,并购金额从几百万美元到数亿美元不等。同样是汽车行业的跨国收购,品牌,惹来了质疑和批评,而吉利收购沃尔沃不仅受到市场追捧,而且得到了国家商务部和进出口银行的大力支持。

  从近两年发生的一系列并购事件上看,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正在发生悄然变化。

  首先,尽管国企仍是财力雄厚的竞价者,但由于收购标的所在国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顾虑,收购的不确定性很高,民营企业将逐渐以收购主体的角色出现;其次,民营企业在收购时,资金始终是瓶颈,由于资本市场逐步完善,出现了民营企业联合专业投资机构共同收购的现象,后者作为财务投资者,大大增强了收购方的资金实力;再次,中国海外投资越来越成为国家战略重点,民营企业还将获得来自国家的更大政策支持和全方位服务,不再是孤军奋战。

  但民营企业如欲承担起这一历史性责任,还有相当一段路要走。即便民营企业具有国内收购经验,也很难移植到海外。此中差距不仅源于文化和制度障碍,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中国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处于相对落后状态,难以驾驭海外企业经营。

  民营资本此前的海外收购活动,因为资金限制,反而能够做到量力而行、体量对等的原则。从福耀玻璃(12.49,-0.22,-1.73%)、万向集团等民营企业身上能够看到民营资本的务实。民营资本走出去的历史不短,但一直是“小打小闹”,表面看似乎比较慢,不够进取,实际上因与企业能力相匹配,反而取得了满意成效。今后,民营企业在资金获取方面将大有改观,然而其海外经营能力仍需要逐步提升,资金助力下的民营企业海外并购反而会遭遇更大的风险挑战。

  对中国民营企业而言,跨国经营的最大瓶颈在于缺乏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民营企业在管理文化的开放和包容方面先天不足,不仅较难自己培养,即便从外部引进也很难留住人才。如何适应国外的经营环境、行为风格和组织特点,如何解决组织内部不同文化间的冲突,是一道现实难题。民营企业须能提供这类人才正常工作的企业文化环境、成长空间和机会。对于还未储备这类人才就已经走出去的企业,最便捷的做法是就地取材,采取人员属地化策略,尽可能招募一批精通中外文化的当地人才。

  企业在国际化之路上能走多远,虽不完全由企业家站的高度来决定,但站得不高、看得不远的企业,一定也走不远。民营企业不应忽略战略规划的作用,海外并购不但应将获取品牌、渠道、网络、技术、管理等战略性资源作为重点目标,而且应随着对目标市场的了解、市场和政策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和更加明晰。

  由于民营企业自身规模和能力有限,缺乏获得所有相关投资信息的渠道和能力,政府应提供有关东道国地理、经济和法律条件的信息,包括政治风险在内的国家风险预警,行业调研和具体的投资机会信息,对于圈定的投资机会给予项目开发和可行性研究。政府还可以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为海外投资提供担保和融资,实行海外投资亏损提留、所得税减免等国际上常用的鼓励措施。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6 - 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京icp备0605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