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劳动纠纷 > 劳动法动态 >
医生多点执业能解决看病难吗?
www.110.com 2010-08-06 16:48

    

  名词点击:多点执业

  医生多点执业,顾名思义,是指医生在两个以上医疗机构从事诊疗活动,但不包括外出会诊。目前人们感觉看病麻烦、看病困难,主要是说看好医生麻烦。优秀的医疗资源集中于寥寥数家医院,挂专家号半夜排长队让人们苦不堪言。如果大医院的好医生定期到基层小医院看病,岂不是件令民众拍手称快的好事?然而,事情远非医生 “一多了事”。多点执业牵涉到我国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等多方面的复杂问题。人们在兴奋之余,发现多点执业实施起来并非易事。

  时机是否成熟有争议

  卫生部北京医院主任医师路奎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推行多点执业制度,把服务病人作为首要目的非常重要, “不推广医生多点执业,走穴现象也一直存在,倒不如因势利导,通过制定科学完备的政策,放开限制,这也有利于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另外也可以使一线二线城市优势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所以多点执业制度的建立和推开是必要的,但必须有一个先决条件:推行多点执业,首先要考虑到病人的需要,是为病人服务,而不是医生的需要。如果仅仅为了医生个人收入的提高,就没必要推行。”

  通过采访记者也发现,一部分医务工作人员也认为此时推行医生多点执业时机还不成熟,理由是现阶段无论从人事制度改革还是相关配套政策法规来讲,都还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基层医院的医疗设备配备也不够齐全。因此,多点执业不宜大面积推开。他们认为首先要明确社区、基层医院的功能和职责,从设备硬件和时间上保证多点执业的可行性。否则,忽略我国现有基本医疗卫生状况,盲目推行多点执业,只会造成人才流动的不合理和无序,加剧医疗资源两极分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医院的医疗质量,这不但背离医改的初衷,而且会让老百姓看好医生、名医生更加困难。

  医生兴趣不大引关注

  新医改方案出台后,广东省作为全国唯一省级试点,从今年1月1日开始开展医师多点执业,试验期为三年。如今半年快过去了,这项政策的推行状况到底如何,根据广州当地媒体的报道和记者调查,政策的推行多少遭遇了一股“寒流”:公立医院医生对此政策反应一般,多点执业的利好预期并没有那么快出现,原因究竟何在?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认为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医生很多的 “”在原始的执业单位,这些 “福利”并没有彻底社会化,妨碍医生流动;二是雇主的顾虑,没有雇主愿意自己的雇员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除非这些医院是同一个雇主 (投资者)。相反,民营医院因为很难吸引到高水平的医生,他们应该是欢迎这种多点执业制度的,但是,如果是他雇用的人才,也必须有合同的约束,也不是无限制“流动”。因此,医生多点执业的出路在人事制度改革。

  另外,廖新波认为,一个专家如果离开了必要的诊断手段和行医环境,他能给患者提供多少好处也存在疑问。这种情况为什么国外不存在,廖新波解释说因为国外医生的劳动价值不在检查和开药,而是他的诊金本身就体现他的劳动价值,保险公司付给他的是诊金。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骨干主任医师的时间问题,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在很多三甲医院,大部分科室的主任医师工作任务非常繁重。 “手术、值班、查房、带实习生、病情跟踪、业务研讨……每天被各种事情赶着往前走,只有周末偶尔会有时间,但这点时间确实不够用,况且医生也需要休息。”谈起时间安排,李辉显得有些无奈。

  还需一点点做起

  廖新波的这种 “医生完全多点执业”的设想也得到了一些基层医院医生的响应。在采访中,北京市石景山区某企业医院医师周炳伦告诉记者,如果在解决了医疗事故责任认定和人事制度管理方面的难题之后,随着中心城市基层社区医院医疗设备的完备和执业医师职业素养的提高,在局部范围内实行医生多点执业应当没有什么太大的困难,而且这样更有利于青年医师的培养和成长,促进医生与医生之间、医院与医院之间的人员和技术交流。

  医生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在当下优质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在中心城市的情况下,首先要确立实施多点执业的势在必行和现实条件下的可操作性;其次是要明确多点执业的第一要义是改善医疗资源不均衡所带来的看病难,并不是仅仅为了改善医务人员的待遇问题;最后,科学严谨的相关配套法规及时出台,紧密结合试点地区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加以完善。唯有如此,多点执业才能在探索中走出一条既符合国情和现实要求又方便群众就医的良性发展之路。

  人们这样看医生多点执业:期盼、担忧、不看好……

  “多点执业?那感情好,尤其对我们这些基层社区医院来说,可以请更多三甲医院的医生过来指导、会诊。社区医院也不用再靠私人关系请专家过来了,不过这个事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真正落实好的,仅是老百姓的就医习惯这一条,我看就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日前,记者在北京市石景山某社区医院采访时,正在值班的王瑞生 (化名)大夫趁着没有病人的空当,和记者聊起了他对医生多点执业的看法。

  “其实很多疾病确诊之后的后期康复治疗在社区医院也能做好,不过现在人们就信大医院。如果真能吸引大医院的主治医师定期来坐诊,应该对年轻上班族有一定吸引力。”年轻医生张青也忍不住插话说。

  不过在采访过程中,也有部分医务工作者认为,除人们的就医习惯外,基层社区医院的硬件设备差、医护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也是造成年轻人不愿在社区医院就诊的客观原因。

  当局者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杉:  

  大医院的医生也不是都可以多点执业,医生多点执业实际上最考验的是医院的管理能力。医院硬件设施不达标,就算是大医生来了,手术也无法进行。如何管理本院知名教授用不完的资源,如何对这些教授资源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让他们到其他地方进行多点执业,如何让医院和医院之间资源共享,如何让医疗资源得到更合理、更有序的利用,等等——这些都是目前医院管理者需要面临的挑战。

  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医生都是自由职业者。新医改允许医生多点执业,这是走上了正确的轨道。美国的医院就是个空架子,医院要聘用我当神经科主任,这个队伍就是我组建,我跟医院之间就是个合同关系。有合同来规范,医院也省去很多人事问题和离退休负担。在目前的管理体制下,多点执业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中国医生不是社会化的,而是挂在一个医疗机构。多点执业当然会增加管理难度,但好处远远大于坏处:一是对患者好,患者在其他场合见到名医就会多一些。二是对医生也好。比如,在美国,有些医生在公立医院挂个名,年薪才1美元,主要在外面执业。不挂名他不能当教授。私立医院诊所是他自己的。三是对公立医院也有好处。比如,卫生部推崇的三博脑科医院,就是我们医院出去的三个博士开的。他们是我们这里优秀的业务骨干,因为你不允许多点执业,他就只能出去。

  解放军307医院心内科主任张孝忠:

  实现医生多点执业固然可以提高基层医院的技术水平、解决群众就医难、充分发挥医技人员的作用,但实现这些目标还需要充分的配套条件。推行医生社会化,重点要解决医生的劳动人事关系、薪酬关系、社会保障 (五大保险)以及与签约单位的法律关系等。这些问题都必须重新界定,而且政府必须提供相关的政策依据,拿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在我国现有条件下,如果一个医生实际工作的单位已经不是他唯一的就业单位,而该单位还得承担他们的管理,支付全额的、福利、保险甚至是法律事务,这样的运作方式现实吗?它所牵扯的一系列问题已不仅仅是用人成本问题,至少还涉及 《》 《行政管理法规》 《医师法》和 《保险法》等法律关系问题。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6 - 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京icp备0605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