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法律百科
我的位置:110网首页 >> 资料库 >> 案例分析 >> 刑事类案例 >> 其他刑事案例 >> 查看资料

照看房子伸贼手 谎称被盗定何罪

发布日期:2008-07-09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戴耀青

    案情:

    金某夫妇去上海参加儿子的婚礼,临行前委托其同事李某帮他们照看住宅。李某在金某家书房内翻阅杂志时,发现书中夹有现金1万元,于是,李某将这1万元现金拿走,并伪造金某家“被盗”的现场。金某夫妇从上海回家,李某对金某夫妇谎称他们家被盗。金某夫妇发现夹在杂志中的现金1万元不见,遂向公安机关报案。

    分歧意见:

    对李某的行为如何定性存在三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李某乘金某夫妇不在场,拿走现金1万元,制造被盗现场,是在自认为不会被金某夫妇察觉的情况下,将这1万元非法占为己有,因而构成盗窃罪。

    第二种意见认为,李某的行为构成侵占罪。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构成侵占罪的三种情形之一是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李某将金某夫妇夹在书房杂志中的1万元非法占为己有,实质是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符合侵占罪的客观表现形式。

    第三种意见认为,李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评析:

    笔者赞同第三种意见。

    首先,李某的行为不构成盗窃罪。李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与否关键在于李某获得这1万元采取的是否是秘密窃取的手段。从本案来看,李某取得这1万元现金时,失主金某夫妇远在上海,金某家任何物品均由他看管,在一定意义上看,他控制了金某家的财物,李某从金某家取得任何物品时均无任何人在场,根本不需要暗中进行,他可以堂而皇之从其家取得财物?熞虼瞬环?合秘密窃取的特征。

    其次,李某的行为也不构成侵占罪。本案中李某替金某夫妇照看房屋,对金某夫妇放在书房杂志中的1万元现金似乎具有保管责任。其实不然,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三百七十五条有关保管货币合同的规定:“寄存人寄存货币、有价证券或者其他贵重物品的,应当向保管人声明,由保管人验收或者封存……”本案的金某夫妇与李某之间并没有就这1万元的保管事宜作任何声明、验收或者封存,不属于民法意义上的保管合同。既然不属于保管合同,那么李某对金某夫妇这1万元现金并不具有保管责任,因此,李某的行为并不是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拒不退还的行为,因而,不构成侵占罪。
#p#副标题#e#

    第三,李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从本案看,李某客观上既将这1万元被其非法占有的事实隐瞒,又虚构了金某家被盗的事实,其目的是想掩人耳目,耍的是一种典型的欺骗手段。由于李某使用了这种欺骗手段,使得金某夫妇信以为真,相信了这1万元真的被他人所盗,于是,向公安机关报案,如果不是公安机关破案,金某夫妇会相信这1万元真的被他人所盗。客观上这1万元为李某非法占有,是金某夫妇上当受骗的结果,并不是出自金某夫妇的真实意愿。故笔者认为,对李某的行为应以诈骗罪定性更妥。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发布咨询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推荐律师
陈皓元律师
福建厦门
张亮律师
山东淄博
刘哲律师
辽宁锦州
王高强律师
安徽合肥
吴丁亚律师
北京海淀区
金立强律师
河北石家庄
高洪祥律师
黑龙江黑河
罗雨晴律师
湖南长沙
郭炳军律师
内蒙古赤峰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6676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