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论文 > 经济法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国有股上市流通问题研究(6)
www.110.com 2010-07-26 10:52


  (四)经过缩股后,国有股所代表的净资产总值是减少了,但这不是国有资产的流失,而是还证券市场以公平。国有股的净资产大多是在国有股不能上市流通的情势下,过高的溢价发行新股(含配股或增发新股)形成的,现在经过缩股将部分净资产还给社会公众投资者,本身是公平的要求。而且国有股经过缩股后,所代表的净资产总值(或者股东权益)相较国有股股东的投资而言,仍有数倍的增加。再者国有股经过缩股按市场价而不是按净资产值上市流通。所以,国有股所代表的净资产总值的减少,非但无害,反而是有利于实现国有股股东的利益的。

  (五)国有股按市净率缩股后上市流通,对于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造是有利的。

  (六)净资产为负或者市价低于净资产值的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暂不安排上市流通,乃是特殊情况下的特殊处理,不会影响到国有股按市净率缩股后上市流通方案的可行性。

  (七)国有股以外的非流通股的上市流通问题可参照国有股按市净率缩股后上市流通的方案加以解决。

  总之,国有股按市净率缩股后上市流通的方案,大体上可以说是一个本着公平、正义的理念,顺应客观实际的要求,可以实现多赢而能为市场各方(包括投资者,国有股持有部门,证券监督管理部门等)所接受的方案。虽然其可能粗略了一些,或还不够成熟,仍愿将其抛出来。本人希冀得到任何的批评和教正。

  参考书目:

  李铁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重大突破》,《中国改革》1998年第五期。

  文宗瑜《公有股流通的时机把握和渠道选择》,《改革》1997年第五期。

  陈东成《国有股流通问题探索》,《财经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四期。

  黄勇《国有股流通问题研究》,《投资研究》1998年第6期。

  陆满平《对国家股转让与上市的探讨》,《经济体制改革》1998年第3期。

  王毛安《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分析》,《经济论坛》1998年第3期。

  汪尽善、吴定光《国有股的根本出路何在》,《新时代论坛》1998年第3期。

  李晓春《国家股和法人股的流动性问题研究》,《经济研究》1999年第1期。

  吴为民《国有股减持与股市政策调控》,《国际金融报》2002年2月22日。

  证监会《国有股减持折让配售方案》  2002年1月27日。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6 - 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京icp备0605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