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劳动纠纷 > 劳动法动态 >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四大亮点专家解读
www.110.com 2010-07-15 11:53

  ●提高了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

    ●社保条款划出对劳动者的保护底线

    ●无固定期不是“铁饭碗”

    ●扩大用人单位涵盖范围

    《实施条例》亮点解读

    

    编者按:1月1日颁布实施的《劳动合同法》,成为劳动者的权利宣言和保护伞。但是《劳动合同法》施行以来,社会有关方面对一些规定还存在模糊的认识和理解上的分歧,使新法在实施中遇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9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了第535号国务院令,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作为《劳动合同法》重要配套法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对《劳动合同法》进行了梳理、解释和完善,从而大大提高了新法的可操作性,也将促进《劳动合同法》更好地贯彻落实。本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对实施条例的现实意义进行解读。

    如果要问,劳动者最需要的是什么?很多人都会给出大体一致地回答:不再被随意清退,不再被恶意欠薪,工龄不再被归零,试用期不再白干……保护劳动者的这些基本权利不再受到侵犯,既是普通劳动者的期待,也是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体现。

    从理想到现实究竟有多远?《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是否能够更好地规范用人单位的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利益?10月9日,记者采访了兰州大学经济法学研究所所长刘光华。

    亮点一:保护劳动者,就是要提高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

    ———让“两倍”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工后超过一个月未签订劳动合同,应支付两倍工资。这是一个崭新的规定,但《劳动合同法》并没有对支付两倍工资的起止时间作出具体的界定。此次新条例,明确规定了两倍工资的支付时间: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双倍工资最多可支付11个月,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仍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都应支付双倍工资。

    ———经济补偿金制度更加具体化。

    经济补偿金,是劳动者被迫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需支付的经济补偿。《劳动合同法》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但是在实际操作当中,“基本工资”、“实发工资”、“应发工资”都属于工资的范畴,“工资”概念不明确。用人单位则往往只按照基本工资来计算补偿数额,损害劳动者的利益。

    对此,《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也就是说,经济补偿工资标准为“全部工资”。

    另外,《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对经济补偿制度还做了四个具体的规定,明确了经济补偿与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关系;明确了计算经济补偿的工资基数;明确了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依法终止要支付经济补偿;明确将劳务派遣纳入了经济补偿制度。

    ———明确了试用期的最低工资。

    目前许多单位试用期内实行的工资标准低,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了防止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对此都有明确的规定,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对试用期的工资还进行了详细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者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两个80%的规定有利于维护劳动者试用期的权益。

    亮点二:保护劳动者,让劳动者得到实实在在的保障。

    ———劳动合同必须有社保条款现实中,有些用人单位虽然与员工签订了劳动合同,但是却要员工自己去买社会保险。甚至有些单位的劳动合同中并不包括社保条款。这对于劳动者来说,是不公平的。

    对此,《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动合同中社会保险是必备条款,单位和员工应该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合同中无论有没有社会保险这一款,单位都应该依法缴纳。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特别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重订合同,工龄不能“归零”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不少用人单位为了规避法律,与员工重签合同,或者强行将员工派遣到新用人单位,试图将员工工龄“归零”以减轻“负担”。《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则规定,这种将工龄“归零”的做法属于违法行为,工龄的起始时间应当自用人单位用工之日起计算。曾导致部分企业赶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前突击或重新订立劳动合同,将职工工龄“归零”将不再允许。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还规定,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原用人单位已经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新用人单位在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计算支付经济补偿的工作年限时,不再计算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

    ———对于劳务派遣的用工情形作出了特殊规定,防止用人单位规避法律规范《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了劳务派遣单位招用被派遣的劳动者,只能采用全日制用工,而不得采用非全日制用工形式,并明确了用工单位在违反劳务派遣规定时的法律责任。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6 - 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京icp备0605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