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论文 > 经济法论文 > 其它经济法论文 >
论经济法的界限
www.110.com 2010-07-26 10:53

  内容提要:经济法是政府干预市场以确立市场秩序和提升市场效率的法律,为了实现其应有的功能,经济法应该抛弃“法力无边”的思想,划定其自身的界限。文章从市场失灵、政府失灵、法的功能局限等三方面界定了经济法的本源界限、政府界限、功能界限,使经济法中的政府干预除了严格限定在市场失灵的范围内之外,其界限的确定还须重点考虑政府的干预能力、干预成本、政府的经济人特性以及法律的功能局限和道德在预防、克服市场失灵中的特有功能。

  经济法是形成市场秩序和提升市场效率的工具,没有经济法,则市场秩序不能确立,市场效率不能达到理想之状态。但在强调“法治至上”的今天,我们也必须看到法治的能力界限,法治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如果一味地强调法治,则有可能导致法治的异化,最终走向法治的反面。经济法对市场的规制也必须有一个界限。凡是市场能有效运行之处,就没有经济法存在之空间;凡是有经济法不能克服市场缺陷之情形,就没有经济法运作之余地;凡是存在经济法克服市场缺陷不经济之情形,也没有经济法存在之必要。这就是经济法应有的界限,经济法如果超越了这些界限,则社会上将会只多一些法律和矛盾而少一些秩序和效率。

  一、市场失灵与经济法

  1.作为制度的市场的效率与非效率

  经济学是研究资源有效配置的学科,它通过对资源稀缺与人类对资源的无限需求之间的矛盾进行调和,通过对人的需求的引导和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的促进,力图实现人与资源之间的和谐关系。为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经济学运用市场和计划两种机制对资源进行配置。经典的计划机制在20世纪的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已被宣告失败,这种机制在理论上是相当富有效率的,似乎是一种相当先进的制度,但实质上,这种制度对资源配置的贡献有赖于特殊的人的支持,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计划的制定有赖于如超级电脑的超强的完全理性人在信息收集、信息甄别、信息处理等方面的支持;其二计划的实施有赖于大公无私而非小公大私的超现代人的支持。计划机制如果得不到这两种人的有效支持,其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将会受到抑制,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甚至负效率将在所难免。事实证明,经典的计划机制对完全理性人和完全道德人的认识和假定是不现实的,从而就导致预期资源配置效率发挥受到限制;与此相反,在资源有效利用这一问题上,与现行生产力相适应的现实的人是有限理性人和经济人,市场机制正是遵循了这一人的认知假定和人性假定而进行制度设计,从而产生了比经典计划机制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

  市场机制有着比计划机制更长的历史和更广泛的实践,自亚当。斯密的自由竞争理论开始,市场机制在西方国家一直是资源配置的最主要和最基础的手段。市场对资源配置的贡献主要缘于对现实人的正确认识,自由竞争理论创立以来,一直把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作为其研究的最基本假设,1975年西蒙又提出有限理性的理论,从而否定了完全理性人的存在。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和假设,市场机制有着一种与计划机制不同的制度设计:(1)市场机制基于对个人利益实现会导致公共利益实现而非公共利益实现会导致个人利益实现的认识,尊重个人权利,积极引导个人实现其自身利益。(2)市场机制基于对有限理性人的认识,为了克服有限理性人在信息收集和处理上的局限性,创造了价格机制,节约了人的信息成本;也没有如计划机制一样创设一种负责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机构。正是这些与计划不同的市场的制度结构,创造了经济奇迹,这种被称为“没有心脏和大脑的东西”比“有心脏和大脑的东西”有着更强的资源配置能力和更高的资源配置效率。

  市场是一种客观的资源组织形式,故在资源配置过程中不存在客观主观化的问题,而计划是一种主观的资源组织形式,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则存在着主观客观化的难题;市场体制的动力来自于经济人的私利,这是人性在现有生产力条件下的最集中体现,而计划体制的动力则来自于人的公利心以及对权威和权力的服从。因此,与计划相比,市场具有更高的效率,可以说没有市场就不会有现今人类的文明,但是市场并不是最优的而是次优的资源配置形式,它只是相对最满意的资源配置形式,因为市场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之处,主要表现有:(1)垄断的存在。市场依赖竞争而得以繁荣,但竞争具有否定自身的倾向,因为自由竞争必然会导致垄断,而垄断不仅会抑制竞争,减损市场的效率,而且还会抑制创新,损害消费者的福利。(2)市场的不普遍。市场通过价格机制发挥其配置资源的功能,凡是价格机制不存在之处,都是市场不普遍之处,市场功能的发挥也就无从谈起。如自然资源领域和环境领域由于得不到市场的“关怀”,一些自然资源处于低价状态,而空气则处于“无价”状态,经济发展的资源代价和环境代价因此而没有被纳入利润计算的范围,由此而激励了资源的滥用和环境的破坏。(3)信息在量上的不充分和在分布上的不均匀。市场的信息流是横向的,虽然价格信号是一种有效的信息,但对每一个市场主体而言,信息总是不充分的,从而影响其作出最佳经济决策;在各主体之间,信息还存在着分布上的不均匀,因为信息的初始分布就是不均匀的,而信息优势主体为了使信息劣势主体作出有利于他的选择和决策进行不同形式的信息垄断,从而使不均匀的状态得不到改变。(4)外部性问题。外部性是指市场主体不需承担其行为的一切后果,或不能获得其行为所导致的一切利益之情形,其中前者被称为负外部性,如环境公害,后者被称为正外部性,如发明创造。负外部性的存在往往强化了对不良行为的激励,而正外部性的存在则会导致对良好行为的激励不足,这两者都会使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点。(5)市场运行存在成本。这种成本在新制度经济学中被称为交易费用,主要指搜寻交易对象的费用、进行交易谈判的费用以及执行交易契约的费用等,这些费用(如企业的巨额广告费支出)都是非生产性的资源耗费,在企业的费用结构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过高的交易费用会阻碍交易的正常进行,弱化对市场主体主动寻求交易的激励,从而成为资源有效配置的障碍。(6)存在经济周期。经济周期会带来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和资源的严重浪费,使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在为降低,从而对市场的效率形成严重的破坏。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6 - 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京icp备0605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