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将至,对很多在校学生而言,时间充裕的假期历来是勤工俭学的好时机。但一些用工者却抓住学生社会经验少、就业心理迫切的弱点,设置了种种陷阱。对于这些风险学生该如何防范?遇到问题又应如何维权?击水律师事务所三位律师给出了答案。
过好中介这道槛
找工作,学生们大多会把目光投向职介所等中介机构。中介一般为有偿服务,学生要先交一笔服务费。这其中难免存在一些“黑中介”,没有介绍成功却不退费,甚至收完钱就不见了踪影。
2006年暑期,天津市某高校大二学生小庞和同学一起到南开区一家中介所找工作,中介所让他们每人先交50元中介费。费用交过以后,工作人员随即说安排小庞与同学到郊区的一家小超市工作,并且要求做长期工,这与二人想找一家市区商店做促销的初衷大有出入。为此,小庞和同学想要回费用,中介所却一口咬定“已经给出信息,不可能退钱”。
击水律师事务所律师马兵认为,学生和中介之间形成的是居间法律关系,属居间合同范畴。在居间合同中,接受委托报告订立合同机会或者提供交易媒介的一方为居间人——中介;给付报酬的一方为委托人——学生。根据法律规定,居间人没有促成合同成立的,委托人可以拒绝支付报酬,学生有权要求退还中介费。学生在交中介费时,需注意索要收据并保存好。
防止掉入欠薪陷阱
小王利用假期时间为某餐厅在天津市各大商场、广场等地派发传单,约定每天30元,奖金按前去就餐客人的人数计算,一位客人两角钱。从放暑假开始,小王已经干了一个多月。本来老板答应每月20日发,却一直拖着没给,说最后一起结账。“我想这么大的餐厅,总不会骗我吧,就答应了。”哪知小王却想错了,不久后,餐厅老板以小王工作不积极为由,把他炒了,而在此期间的工资小王一分也没拿到。
针对此类问题,击水律师事务所律师郑晓云建议,学生假期打工不论时间长短都要与用工单位签订书面协议。郑晓云介绍说,学生与用工单位签订的协议不同于《》中的。因为,按照《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规定:“在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所以,当学生在假期打工期间与用工单位发生争议就不属于劳动法适用范围,而属于民法调整范围。因此,遇到这类问题,学生可以通过直接诉讼解决,也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反映来解决,但不适用劳动法中规定的仲裁制度。
- 上一篇:烟台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着重研讨农民工问题
- 下一篇:未解除劳动合同应承担责任
相关文章
- ·经验少求职心理迫切 学生假期打工如何维权?
- ·经验少求职心理迫切 学生假期打工如何维权?
- ·经验少求职心理迫切 学生假期打工如何维权?
- ·经验少求职心理迫切 学生假期打工如何维权?
- ·发生医疗事故如何维权
- ·饱受家庭暴力如何维权
- ·老年人再婚心理如何调适
- ·员工故意泄密,企业应如何维权?
- ·“经济性裁员”初现 员工如何应对维权?
- ·800月薪被克扣剩30 学生暑期打工频遭恶意拖欠
- ·学生实习受伤 学校维权有良方
- ·面对40万巨额违约金劳动者该如何维权?
- ·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试用期”如何维权
- ·劳动者被“廉价试用”应该如何维权
- ·离异后如何排除报复心理
- ·如何做好离婚心理自我调解
- ·实习学生劳动发生工伤如何赔偿
- ·学生实习发生工伤如何赔偿
- ·社会保障部门提醒求职者就业注意维权
- ·劳动保障留盲区 学生兼职打工急需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