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法实践中,自从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许多公安人员对于涉嫌违法犯罪行为的交通事故的处理存在疑问。因为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只要符合该法的道路交通事故构成要件,就认为是道路交通事故,司机就要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实践中存在很多这样的问题,就是侦查人员在追捕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主要是下面论述的三个问题),导致发生各类事件,是否按照交通事故处理的问题。下面详细分析之。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9条第5款的规定,“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害或者财产的事件。《道路交通安全法》意义上的“交通事故”的构成要件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发生在道路上;二是一方当事人是车辆驾驶人;三是车辆驾驶人有过错或者意外事件(过错一般包括故意与过失);四是发生了损害结果,即造成了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五是驾驶人的过错或者意外事件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一个行为只要满足上述五个要件,就可以认定为“交通事故”。[①]
涉嫌违法犯罪行为的交通事故是指:违法犯罪嫌疑人(违法是指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如盗窃、抢夺、诈骗等)在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后被人追捕,在逃跑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形态:
(一)违法犯罪嫌疑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后驾车逃跑,由于车速过快失控,撞至路边的电线干、树木或其他障碍物,发生人身伤亡、车毁、公共设施损坏的事件。
(二)违法犯罪嫌疑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后驾车逃跑,与行人或者他人车辆撞碰,导致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三)违法犯罪嫌疑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后,因被他人追捕而逃跑,慌忙进入道路而与他人车辆碰撞,发生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因为上述这些行为可能涉及到交通肇事罪,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其主观方面出于过失。是一个典型的结果犯,通常是指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重伤1人以上,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造成公私财物直接损失的数额,起点在3万至6万元之间的。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对于1、2、3种情况如果符合犯罪的构成要件就按照交通肇事罪处理,达不到犯罪的程度就按照普通的交通事故处理。理由如下:
从法律理论上讲,这三种行为均可作为《道路交通安全法》意义上的“交通事故”处理。亦即从责任角度讲,可追究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这可以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有关规定来确定。但从司法实践角度讲,可能将“交通事故”和“刑事案件”相分离,这也就产生了前面所说的问题。
对于这类案件,我们应重点看其主观心态和客观的危害结果,从而确定是交通事故还是刑事案件。但实践中对于行为人的主观心态较难认定。如轰动全国、导致司法理论界一直争议的湖南长沙黄雅妮交通肇事案就存在这样的问题(后面有详细论述)。我们还应注意一点就是对于行为人的人权保护,我们不应该因为他是违法犯罪嫌疑人就对其有偏见,一定要依法处理。现分述之。
对于第一种情况而言,“发生人身伤亡”,若是行为人死亡,则按交通事故处理,因为即使行为人构成犯罪,再追究他的刑事责任已无必要。若是其他人伤亡或车毁或公共设施损坏或行为人受伤,从“车速过快失控”看其主观心态是逃跑过急从而失控,这里面有放任和过失。若构成犯罪,则按原罪和交通肇事罪数罪并罚处理。(后面有详细论述)在特殊情况下,若构成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或过失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则数罪并罚(当然实践中一般不以该类罪处理)。若前后行为都不够成罪,则可按普通交通事故处理。

- 上一篇:浅谈司法实践中认定贿赂罪时存在的两个问题
- 下一篇: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数额问题
相关文章
- ·违法犯罪的交通事故的处理
- ·涉嫌造重大交通事故5肇事嫌疑人接受公开处理
- ·今年全区交通事故死419人驾驶员违法行为是主因
- ·交通事故后逃逸行为如何处理?
- ·交通事故后逃逸行为如何处理?
- ·交通事故快速处理一个月 近6成当事人自行处理
- ·北京交通事故处理将实施新规 肇事逃逸全市追捕
- ·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将实施 车辆逃逸全市布控查找
- ·机动车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办法明起实施 专家解读
- ·广西:交通事故处理允许当事人律师到场
- ·交通事故处理民警年内实行持证上岗
- ·轻微交通事故快速处理进入倒计时
- ·昆明预防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查处交通违法近万起
- ·今年浙江省51起特大交通事故全系驾驶人违法造成
- ·交通事故处理是否满意 交警请当事人打分
- ·大田县法院与交警实现交通事故处理“无缝对接
- ·奥运期间交通事故快速处理
- ·10月1日起3个城市轻微交通事故可以自行处理
- ·江西推行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和理赔——各设区市
- ·交通事故快速处理率达7成 事故拥堵下降60%
- · 陷害教唆理论初探
- · 刍议受贿罪的惩治对策
- · 毒品犯罪特别累犯否定论
- · 论预防之刑
- · 危险犯分类质疑
- · 法官裁量与中国刑罚体系的完善
- · 试论均衡量刑权的思路
- · 对“刑罚的执行”法律定位的学理
- · 紧急避险限度条件的追问——兼论
- · 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司法认定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