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消费权益保护动态 >
3·15IT年度报告:细数不良网游“七宗罪”
www.110.com 2010-09-17 16:57

  各种各样的网络游戏丰富了消费者生活,甚至成为部分玩家为寄托理想而打造的一个相当重要的虚拟世界。可在实际使用中,玩家好不容易建立的虚拟世界往往由于外部原因毁于一旦。在刚刚过去的3·15年度,针对网络游戏的投诉量持续增长,来自中国消费者协会的信息显示,针对互联网服务的投诉量,2009年较2008年上升了38.9%,位居2009年投诉增幅第3位。在互联网投诉中,反映网络游戏服务的相对较多,问题主要集中在网游运营商、游戏服务商随意变更服务内容、服务范围和服务期限,游戏积分(点数)和游戏装备等虚拟财产遭到盗用,消费者游戏账号被封停等。值得警惕的是,一些不法分子还利用网络游戏平台传播淫秽色情等低俗信息,甚至实施诈骗,致使消费者上当受骗。中国IT消费市场3·15年度调查结果显示,有30.71%的被调查者认为网络游戏对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有较大负面影响,迫切需要加以治理。

  第一宗挂免费羊头 卖收费狗肉

       危害:游戏开发商在免费网游中以各种形式向玩家兜售虚拟物品

    在网络游戏中,免费网游暗藏收费陷阱的现象极为严重,玩家们对此反映强烈。游戏开发商通常将免费作为诱饵,吸引玩家的注意,等玩家对游戏产生兴趣直至上瘾后,吸费陷阱便开始发挥作用。据玩家蜉蝣称,例如在《奇迹》、《惊天动地》等一些免费游戏中,开始的几关都非常容易,轻易就可过关;等玩到一定级别后,游戏便会引导玩家必须购买虚拟装备才能继续升级,而据了解,大部分游戏装备的价格在几百元至上千元之间,也有个别游戏中的虚拟装备高达十几万元至几十万元。

  另外,网游开发商除了在升级、过关时诱导玩家购买虚拟装备外,还有另一种变相收费手段,即装备合成,这实际上是游戏开发商卖装备的一种升级。玩家蜉蝣介绍说,在一些免费网游中,并不是每次装备合成都能成功,如果合成失败,玩家就必须重新购买虚拟材料,并继续合成。他还向记者透露,越是好的材料,合成的成功率反而会越低。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大部分玩家都有过花钱买装备的经历。玩家雨后天晴告诉记者,他现在再也不玩免费游戏了,因为总是在玩到关键时刻让你掏腰包,如果不买肯定是无法过关,可买了又有种被宰的感觉,心里特别不舒服。

  除此以外,记者还了解到,免费网游开发商们除了以虚拟物品的名义获利外,还在游戏中设置各种形式的抽奖环节。比如在《征途》游戏中设置的问答抽奖活动,让许多玩家非常不满。他们表示,在该游戏中回答问题是要收费的,不仅如此,游戏从没对中奖结果进行过公示,如中奖情况如何?中奖率是多少?玩家根本无从得知。据业内人士透露,类似抽奖这样的活动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暴利,中奖概率完全受企业控制,根本没有公正性可言。

  ●点评:无论是什么东西,只要挂上免费二字便会使人在潜意识里对其放松警惕,这是人们普遍的心理规律。然而,众玩家应该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网游开发企业肯定不是慈善机构。他们以各种方式推广游戏的目的,是要从中获取高额利润,打出免费的旗号只是其推销的一种常见手段。因此,玩家们应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免费网游,在进入游戏之前尽可能地了解游戏的关键细节,看清“免费”包裹下的实质,切不可因为“免费”二字就放松了警惕,成为被宰的对象。

  第二宗色情网游屡禁不止

        危害:色情网游已成为诱发青少年犯罪的毒瘤

  在青少年群体中玩网络游戏的人越来越多,然而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网游内容是否都健康,都适合青少年玩家呢?如果其中有不良内容,又会对青少年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据本报举办的中国IT消费市场3·15年度调查结果显示,有21.94%的投票者认为色情内容是网络游戏中较为严重的问题,居于问题排行榜第三位。另据北京海淀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的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在青少年犯罪中,与网络游戏直接相关的案件超过了60%,其中不良网络游戏的色情内容对青少年的影响和伤害尤其巨大。

  2009年12月,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中报道了一名16岁的少年犯,由于其长期与色情网游接触,导致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据了解,这名少年自小学六年级开始长期接触色情网络游戏,为了满足每月的上网花销,他连续三次在夜间对年轻女性实施抢劫,尤为恶劣的是在抢劫后,他还继续胁迫妇女进行猥亵。当被法官问到为什么去抢劫和强行猥亵妇女时,这名男孩告诉法官,他全部是从网络游戏中学到的。

  另据一位网游玩家介绍,有一些网游可以直接链接到黄色网站,如《劲舞团》游戏就是其中之一。据了解,该游戏鼓励一夜情,是早在几年前就被监管部门查禁的色情游戏,但现在它仍潜伏在网络中,继续毒害着青少年。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尚秀云法官表示,许多处于青春躁动期的孩子大多数无法抵御色情内容的诱惑,色情游戏目前已成为诱发青少年犯罪的一个毒瘤。

  ●点评:中国IT消费市场3·15年度调查结果显示,有30.71%的投票者认为网络游戏不适合青少年玩。看看那些站在少年法庭被告席上的孩子,这意味着将由这些孩子来承担全部的后果。但在这样一场审判中,其实仍然有被告并没有到场,那就是制作运营那些不良网游的商家。他们贩卖着罪恶的种子,却只受到道德的谴责。不遏制源头,少年法庭上出现的悲剧就将不断重演。未成年人需要一个健康的网络,如何严厉打击非法色情网络游戏,如何严格规范那些内容低俗又以打擦边球手段经营游戏的企业,如何加强对网络游戏的立法与监管,这是亟待监管部门解决的问题。

  第三宗网游运营商霸王封号

        危害:玩家知情权遭侵犯

  据2009年11月3·15消费电子投诉网公布的数据显示,玩家网游账号被封的投诉率占总投诉率的29.22%,居网游投诉榜首。可见,网游运营商霸王封号问题已引起众玩家的公愤。

  王磊是某款大型国产游戏的玩家,在游戏里他拥有两个账号,然而最近他发现,自己的一个账号被无故封停了。王磊打电话询问,被告知封号的原因是他使用了第三方软件,也就是外挂软件。王磊觉得自己实在很冤枉,因为在游戏里面,他并没有使用第三方软件。更为恶劣的是,在咨询中对方客服告诉王磊,针对他目前的情况,运营商没有任何办法,只有等封停到期后他的账户才能使用。对此,王磊感到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

  封停账号本是网游运营商对在玩网游过程中有违规行为的玩家进行惩处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为了创造一 个公平、透明的游戏网络环境。但众所周知,在游戏账号里通常存有玩家详细的个人资料及游戏人物的属性、物品、技能、级别、装备等各种重要信息,如果封号的权利被运营商一手掌控,是否封停都由其说了算,那么这对玩家的知情权将造成侵犯。

  ●点评:网络游戏玩家与其他行业的消费者一样拥有知情权,网络游戏运营商为公正游戏秩序,打击使用外挂软件等作弊现象,封存违规玩家账号的行为本无可厚非。但在采取措施前,应当向玩家出示充分的证明,提供相关的信息,比如使用外挂的时间等,使玩家心里有数,从而也可使运营商与玩家之间减少纠纷。另外,如果网游公司错封了玩家的账号,就应尽快为其恢复,如造成玩家损失的还应承担相关的赔偿责任。

  第四宗血腥暴力网游冲击道德底线

        危害:血腥暴力网游侵害着孩子们纯洁的心灵

  在网络游戏市场中,以血腥暴力内容为主题的游戏越来越多,在形式上也极为多样。中国IT消费市场3·15年度调查结果显示,有22.79%的投票者认为血腥暴力内容是网络游戏中较为严重的问题,居问题排行榜榜首。

  小远是一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在课余时间他非常喜欢玩一款名为《绞架》的网络游戏。记者看到,这款游戏的内容是一个人被吊在绞刑架上,其表情极为痛苦,玩家要想过关,就必须用箭不停地射向他。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在这款游戏中,如果玩家一箭将其射死,则反而不能过关,必须重玩,直到这个人被乱箭射中鲜血四溢。如此残忍的游戏成人看到都会心存不忍,而孩子们却玩得津津有味。小远告诉记者,这个游戏班里的同学都喜欢玩,还互相交流射箭技法。而当记者说这太血腥,并告诫小远不要玩时,他却完全不以为然。

  据了解,这款游戏源于一个名为7K7K的游戏网站,这是一个专门提供在线小游戏的网站。记者看到,网站上游戏的种类十分丰富,其中一些带有色情、暴力、血腥内容的游戏格外醒目。例如一款名为《砸电脑》的发泄游戏,其内容是画面中有一台完好的电脑,玩家可用鼠标点击的方式捶打这部电脑,直到该电脑完全损坏。记者体验后发现,在这款游戏里,没有过关或结束,画面中的电脑已经被砸成了粉末,玩家却仍然还可以继续砸。试想一下,如果还未懂事的孩子沉迷其中,并受其启发,在现实生活中也选择用这种手段进行发泄或是解决问题,那将会多么可怕。

  ●点评:在网络时代,要想不让儿童接触网络游戏恐怕是不可能的,并且许多专家认为,儿童也并非不能玩网络游戏,积极向上、有益身心健康的网络游戏会让儿童从中得到启发,培养协调能力,对儿童的智力发展是有益处的。但目前,我们很难找到专门针对儿童开发的网络游戏。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一个上小学的孩子还无法完全正确分辨事物的是非好坏,所以一些充斥着血腥、暴力内容的游戏对孩子价值观的形成肯定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儿童也有上网娱乐的权利,我们期待网络游戏市场能专为儿童开辟一片健康、纯洁、干净的游戏空间,满足他们在学习、娱乐、成长、社交等多方面的需求。

  第五宗网络游戏涉赌成风

        危害:网络游戏利用虚拟货币变相赌博牟取暴利

     中国IT消费市场3·15年度调查结果显示,有22.22%的投票者认为赌博内容是网络游戏中较为严重的问题,位居问题排行榜第二位。

  赌博的危害无须多言,但当现实中的赌博被搬到虚拟的网络上,筹码变成了虚拟的游戏币,则会演绎出另外一种难以监管的疯狂。例如国内盛行的“赖子游戏中心”,因其存在大量宣扬赌博内容而被天津市文化部门叫停。据了解,该游戏中提供的“二八杠”、“梭哈”等游戏与现实赌博规则相同。此外,该网站发行的“赖子金币”虚拟道具被当做游戏筹码,用以计算胜负。同时,在游戏中运营商还对胜方以扣取“赖子金币”的方式“扣税”,收取与游戏输赢相关的佣金,比例为每局3%—5%。此外,该网站还以拍卖活动等名义,竞价销售U盘、皮带等商品,并以“赖子金币”为虚拟货币进行结算。

  另据了解,上述现象在其他许多知名网络游戏中也同样能找到。比如QQ的欢乐斗地主、欢乐升级等游戏,均需要“欢乐豆”才能参与其中,而每局游戏结束,玩家也都要被扣除数额不等的一笔“欢乐豆”。在联众网站上记者看到,带有赌博色彩的“港式五张(梭哈)”、“赢三张(诈金花)”等赌博类游戏也均位列游戏表中。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涉赌方式,比如在正常游戏地图中加上了一个特殊的区域,玩家可以通过交钱去碰碰获胜的运气。业内人士指出,这是一个暴利惊人的灰色地带,游戏中无论哪种形式的获胜几率完全由运营商暗箱控制,有的还有专门的组织。玩家LEO表示,这类赌博游戏极易耗费虚拟币,经常有玩家一天输几千元。可见,赌博网游如此泛滥,屡次卷土重来,其背后隐藏的症结还是诱人的暴利。

  ●点评:在网络游戏中存在的赌博现象一直是国家有关部门整治的重点。然而由于目前缺乏处理网络游戏涉赌问题的相关法律条款,对虚拟财产的界定也存在许多困难,从而导致网络游戏涉赌现象屡禁不止。要想彻底根治网络游戏中暗藏的赌博现象,首先要做的就是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其次要建立长效监督和管理机制,将此问题作为长期的任务来抓,避免游戏运营商以任何形式钻空子,从而遏制这种行为的蔓延。

  第六宗网游运营商利用玩家账号被盗逐利

        危害:玩家虚拟财产无安全保障

  账号被盗一直是网游玩家们的一大心病。据中国IT消费市场3·15年度调查结果显示,有21.08%的投票者认为虚拟财产安全缺乏保障是网络游戏中较为严重的问题。

  网游盗号如此猖獗归根结底还是受利益驱使。盗号者在盗号后,除了在网络游戏内部低价交易外,还会挂到类似5173、淘宝等电子交易平台上进行销售,虽然价格不高,但对于这些无本买卖来说,也算是一本万利了。

  另外,对于玩家来说,历尽千辛万苦在游戏中积攒下的资源瞬间被盗,这本已十分不幸,如果再求助无门那可真形同于在伤口上撒盐了。虽然目前很多游戏运营商向玩家提供被盗号找回服务,但这些服务却是有条件的。一些游戏在时间上设置限制,如要求被盗15天内有效,等到玩家发现账号被盗,并满足被盗号受理条件、填写完申诉、申请找回的时候,物品已不知转手几回了。还有的游戏规定如果玩家账号被盗或被封,一年内只能恢复两次。此外,还有物品类别上的限制,如点券、金币、材料等,运营商是不负责找回的,而这些东西都是玩家以真金白银买来的。

  其实,网游运营商们设置的种种障碍,无非是想告诉玩家,摆在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放弃游戏,要么重新花钱买回。而对于一个专业的游戏玩家来说,放弃又谈何容易?所以很多玩家都无奈地表示,物品被盗,最后找回的只能是几件垃圾,值钱的一件也找不回。一位从事IT行业的玩家告诉记者,其实恢复被盗资源对于游戏运营商来说并不是件难事,只需要系统将玩家的信息进行回档操作便可实现,而游戏运营商故意不这么做的目的无非是想借此机会从中多倍获利。

  ●点评:目前,造成网游盗号猖獗的原因十分复杂:一方面是由于国家相关部门对这一问题缺乏管理力度,导致网游盗号产业链没有被彻底摧毁;另一方面,由于账号或游戏装备属于虚拟资产,所以调查取证环节存在一定困难,也因此许多玩家放弃报案,自认倒霉。在这种情况下,除有关部门加大力度对此问题进行管理外,玩家的自我保护意识尤为重要,安装有效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是十分必要的。此外,还应定期对系统进行自检,定期检查自己账号的状态,在公共场所的电脑登录账号时不要保存密码,这些措施都可最大程度避免盗号现象的发生。

  第七宗巧设陷阱诱导玩家沉迷网游

        危害:纵容玩家建立多个角色,诱使其沉迷

  一些网游运营商利用技术上的优势,根本无视反沉迷系统的约束,纵容玩家在游戏中用同一账号建立若干角色,目的是使其在游戏中物品的需求量成倍增加。此外,网络游戏运营商还在游戏中设定巧妙的情节,使得玩家总可以找到获取成功经验的途径,有的游戏运营商甚至向玩家出售经验。这种变相的圈钱,往往会诱导玩家过于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点评: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防沉迷软件不仅没有起到作用,反倒成为了一些网游企业为牟取暴利而利用的工具。玩家们在沉浸于游戏世界的同时,也应看清一些网游运营商的嘴脸,同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放松警惕的神经,成为不法之徒利用的对象,使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6 - 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京icp备0605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