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案例 > 刑事案例 > 刑事诉讼法案例 >
吴振江欲杀其叔而误杀其父案(2)
www.110.com 2010-07-23 15:29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吴振江手持木棒照着其叔吴殿发的头部打去,欲将吴殿发打死,由于吴殿发躲闪,未能打中,却将其父吴殿昌打死,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吴振江既有杀人的故意,又有杀人的行为和将人杀死的后果,虽然没有达到其犯罪的目的,但不影响故意杀人罪的成立。原审判决认定吴振江犯过失杀人罪系适用法律不当,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在这方面支持抗诉有理,应予采纳。吴振江故意杀人的犯罪情节严重,本应严惩,鉴于他在案发后能主动投案自首,考虑到本案的具体情况,可以减轻处罚。据此,该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第(二)项、第一百三十七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二条、第六十三条、第五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于1993年3月16日判决如下:(一)撤销吉林省白城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对本案的刑事判决;(二)吴振江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评析」

  本案被告人吴振江意图用木棒打死其叔父,由于其叔父见机躲闪,没有打中,却将站在其叔父身边的父亲打死,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行为差误,又叫做打击错误。所谓行为差误,即行为人意图侵害某一特定对象,在实施行为时,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或自己行为的失误,实际上侵害了另一对象,发生了并非行为人所期望的结果。

  对行为差误的犯罪如何定罪,刑法学界的观点不一,主张各异。我们认为,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唯一根据。解决行为差误的刑事责任问题,既不能单纯以行为人的主观犯罪意图为标准,也不能单纯以行为人造成的客观危害结果为标准,只能以主观要件与客观要件相统一的犯罪构成为标准。我国刑法规定的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本案被告人吴振江出于杀人的故意,实施了杀人的行为,结果将其父杀死,这完全具备故意杀人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应负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虽然他意图杀害的对象与实际杀害的对象、预想发生的结果与实际发生的结果不一致,但其侵犯的客体是相同的,社会危害性也相同,不影响被告人承担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对于故意杀人罪来说,法律并不以特定的对象和特定的结果为构成要件,被告人无论是杀死其叔还是杀死其父,其法律性质是相同的,都是故意非法地剥夺了他人生命的行为,对此应以故意杀人罪既遂论处。

  因此,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对被告人吴振江定罪判刑是正确的。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6 - 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京icp备0605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