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论文 > 其他论文 >
传统中国乡民的法律意识与诉讼心态(下)(12)
www.110.com 2010-07-24 15:32

  [160] 引自周振鹤撰集,顾美华点校:《圣谕广训集解与研究》,页74.

  [161] 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下),页761.

  [162] 我们知道,传统中国道德本位的文化特别看重行为人的主观“恶意”,似乎只要行为人在主观上有“恶意”,即使行为本身并没有触犯法律,却也可以构成犯罪,受到制裁。例如,汉代“引经决狱”的核心原则——“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可谓典型例证。有时,原告之告状虽然事出有因,但是,在儒家官僚眼里,这种行为本身在道德上就是一种恶行,甚至难逃杖责之刑。

  [163] 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上),页378.

  [164] 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北卷》,页42;杜文澜:《古谣谚》,页672.

  [165] 相关的讨论,参见Olson, Walter K. ,The Litigation Explosion: What Happened When America Unleashed the Lawsuit. Dutton: Truman Talley Books, 1991.

  [166] 转见[美]帕特里夏·尤伊克、苏珊·S.西尔贝着,陈益龙译:《法律的公共空间——日常生活中的故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页240.

  [167] 周振鹤撰集,顾美华点校:《圣谕广训集解与研究》,页24.

  [168] 同上,页32.

  [169] 同上,页228-229.

  [170] 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页61.

  [171] 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上),页59,页74;同氏《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北卷》,页40.

  [172] 参见周振鹤撰集,顾美华点校:《圣谕广训集解与研究》,页419.

  [173] 温瑞政等编着:《中国谚语大全》,页1949.

  [174] 例如乾隆时期陈宏谟指出:“惟于民间告词,则以为自理之事,可以推延;上司无案可查,常至经年累月,延搁不结,而两造多人之守候拖累,胥吏衙役之差提需索,地方讼棍之恐吓唆骗,百弊丛生。”从而建议修订定例:“州县自理词讼,限二十日完结……”氏着《请饬巡道清查讼案疏》,载贺长龄、魏源辑:《清经世文编》卷九十三,页2297.顺治年间武攀龙也说:命盗案件“尚有迟至四五年不结者。”氏着《严批驳以清积案疏》,同上,页2292.类似的批评非常之多,晚清积案现象更为严重,这里不便详述。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6 - 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京icp备0605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