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名合伙起源于中世纪意大利商港所遵行的“柯曼达”(Commenda)契约:一方合伙人被称为stans,只提供资金但呆在家里;另一方合伙人被称为 tractator,从事航行。出资方与从事航行的一方按3:1的比例分配利润。虽然柯曼达反映出12、13世纪生命的廉价和资金的短缺,但却为当时要求变化的其他社会压力找到了出路。柯曼达所具有的极大好处就是合伙人的责任被限于他们最初投资的数额,而且投资者可以通过把他们的钱分散在几个不同的柯曼达而不是完全投入一个柯曼达中以减少风险。柯曼达后来逐渐演变为两合公司和隐名合伙。
最早规定隐名合伙制度的国家当属德国,《德国商法典》第二篇第五章第335-342条对隐名合伙制度作了相关的规定,明确界定隐名合伙是作为隐名合伙的出资者与商业企业业主之间的一种契约,根据该契约,隐名合伙人负责向企业提供一定数额的资金,并相应地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分担企业的亏损。1978年修改后的《法国典》则专门规定了一章“隐名合伙”,但不认为其具有独立人格。大多大陆法国家和地区,比如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民法都对隐名合伙作了相关的规定。而英美法国家,虽没有隐名合伙这一术语,但其关于有限合伙的规定与隐名合伙制度较为接近。
所谓隐名合伙,是指当事人的一方对另一方的生产、经营出资,不参加实际的经济活动,而分享营业利益,并仅以出资额为限承担亏损责任的合伙。出资的一方称为隐名合伙人;利用隐名合伙人的出资以自已的名义进行经济活动的一方称为出名营业人。与其他合伙关系相比,隐名合伙具有以下特征:
1、隐名合伙是隐名合伙人与出名营业人之间的一种合同。所谓出名营业人,是指在隐名合伙中,将隐名合伙人的出资以自己名义经营事业的一方当事人;所谓隐名合伙人,是指在隐名合伙中,依约对他方经营的事业投资,分享利润承担风险的一方当事人。隐名合伙只能由隐名合伙人与出名营业人两方组成。但一个隐名合伙合同中,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可以是数人。
2、隐名合伙合同为双务合同、有偿合同。隐名合伙人负出资义务,出名营业人负营业及分派利益的义务,双方互为义务,且互为对价,任何一方都不能无偿从他方取得利益,故隐名合伙合同为双务合同、有偿合同。如果出资但不分享利益,或出资但不分担损失,这在意大利民法典中被称为“狮子合伙”。
3、隐名合伙合同为诺成合同及不要式合同。隐名合伙合同因当事人双方的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并不以隐名合伙人的实际出资为成立要件,故为诺成合同。对隐名合伙合同,法律并不要求必须以某种特定形式成立,故为不要式合同。
- 上一篇:法律承认隐名合伙 补偿款项有权共享
- 下一篇:建立有限合伙制度势在必行
相关文章
- ·论我国确立有限合伙制度的必要性
- ·论我国确立有限合伙制度的必要性
- ·我国合伙企业所得税反避税制度的构建
- ·我国确立有限合伙的必要性
- ·确立与完善我国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 ·论我国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界定及制度架构
- ·法官的价值取向与社会诚信制度的确立
- ·论确立我国刑事诉讼中对被告人的人权保护制度
- ·论我国刑事诉讼证据展示制度的确立
- ·论我国判例制度的建立——以历史与现实的视角
- ·我国行政合同制度的现实
- ·确立我国隐名合伙的立法思考
- ·在我国建立有限合伙制度大有必要
- ·我国合伙企业所得税反避税制度的构建
- ·我国合伙企业所得税反避税制度的构建
- ·关于确立我国合伙企业法人地位的思考
- ·论我国动产抵押制度的现实意义及其完善
- ·论我国确立占有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试论在我国的民事诉讼中确立优势证据制度
-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在我国的确立
- · 个人合伙纠纷的调解
- · 个人合伙的财产关系
- · 个人合伙和合伙企业的区别
- · 个人合伙的内部财产关系
- · 个人合伙内部纠纷的处理
- · 个人合伙如何参加诉讼
- · 个人合伙的主体资格的观点
- · 个人合伙的对内民事责任
- · 个人合伙纠纷起诉误区
- · 个人合伙挂靠集体企业如何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