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家赔偿法 > 国家赔偿法论文 >
国家机关侵权行为认定及赔偿探讨(5)
www.110.com 2010-07-21 10:55

  刑事赔偿请求人与赔偿义务机关的确认原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18条的规定,刑事侵权赔偿的请求人,为受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受害公民死亡的,其继承人和其他有抚养关系的亲属有权要求赔偿;受害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有权要求赔偿。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19条的规定,刑事赔偿义务机关可按以下原则确定:(1)行使国家侦查、 检察、审判、监狱管理职权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该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2 )对没有犯罪事实或没有事实证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错误拘留的,作出拘留决定的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3 )对没有犯罪事实的人错误逮捕的,作出逮捕决定的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4)再审改判无罪的, 作出原生效判决的人民法院为赔偿义务机关;二审改判无罪的,作出一审判决的人民法院和作出逮捕决定的机关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常用法律大全》(上卷),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 224页。)。

  国家赔偿责任的主要内容及计算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25条规定,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方式。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应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关于国家赔偿金的计算标准,宜按下列标准确定:(1 )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国家赔偿计算规定。其赔偿金的计算标准是:第一,造成身体伤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以及赔偿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减少的收入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5倍。 第二,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支付医疗费以及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力的程度确定,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最高额为国家上年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倍,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为国家上年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造成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对其抚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第三,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对死者生前抚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被抚养的人是未成年人的,生活费给付至18周岁止,其他无劳动能力的人,生活费给付至死亡时止。(2)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的国家赔偿计算规定。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3)侵犯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财产权的国家赔偿计算规定。第一,处罚款、罚金、追缴、没收财产或者违反国家规定征收财物、摊派费用的,返还其财产。第二,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立即解除其查封、扣押和冻结的侵权行为,造成财产损失的必须按规定赔偿。第三,应当返还的财产被损坏的,能够恢复原状的必须复原,不能恢复的按照损害程度给予相应的赔偿金。第四,应当返还的财产灭失的,给付相应的赔偿金。第五,财产已经拍卖的,给付拍卖所得的价款。第六,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的,赔偿停产停业期间必要的经常性费用开支。第七,对财产权造成其他损害的,按照直接损失给予赔偿。具体赔偿费用,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常用法律大全》(上卷),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225—226页。)。

  请求国家赔偿的程序及时效规定。根据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赔偿请求人要求索赔的,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义务机关必须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个月内依法给予赔偿; 逾期不予赔偿或者赔偿请求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间届满之日起3 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尽管我国规定行政先行处理原则,但国家赔偿法还同时规定,索赔权利人可将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诉讼一并提出。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被告(国家机关)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为使案件处理顺利,原告方也应尽可能提供相应证据,但原告不负主要举证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通常不适用调解,但在赔偿诉讼案中可适用调解。该法第9 条指出,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及时判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34条规定,赔偿请求人要求国家赔偿的,赔偿义务机关、复议机关和人民法院不得向赔偿请求人收取任何费用(包括诉讼费等);同时对赔偿请求人取得的赔偿金不予征税。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期为2年, 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赔偿请求人在赔偿请求时效的最后6个月内, 因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赔偿请求时效期间继续计算(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常用法律大全》(上卷),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226页。)。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6 - 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京icp备06054339